丝杆的发展史:
发展史
人们应用螺杆来做传动的历史其实不算很长,传统上的螺杆一直有定位不佳、易损害的情况。直到公元1898年人们尝试将置入螺帽及螺杆之间以滚动摩擦取代滑动摩擦,来改善其定位不佳及易损害的情况。1940年更将滚珠螺杆置于在汽车转向装置上,更为滚珠螺杆的应用上的巨大革命,并逐渐取代传统艾克姆螺杆(ACME)。直到近年来,滚珠螺杆已成为产业界使用比较广的零组件之一
丝杆的原理
1、按照国标GB/T17587.3-1998及应用实例,滚珠丝杠,梯形丝杆,俗称丝杆)是用来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或将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的执行元件,并具有传动效l率高,定位准确等2、当滚珠丝杠作为主动体时,螺母就会随丝杆的转动角度按照对应规格的导程转化成直线运动,被动工件可以通过螺母座和螺母连接,从而实现对应的直线运动。
丝杆的特点:
1、高速进给和微进给可能滚珠丝杠副由于是利用滚珠运动,所以启动力矩极l小,不会出现滑动运动那样的爬行现象,能保证实现精l确的微进给。
2、轴向刚度高滚珠丝杠副可以加与预压,由于预压力可使轴向间隙达到负值,进而得到较高的刚性(滚珠丝杠内通过给滚珠加予压力,在实际用于机械装置等时,由于滚珠的斥力可使丝母部的刚性增强)。
3、不能自锁、具有传动的可逆性。、
丝杆预紧的办法有以下4种:
1、双螺母垫片式预紧 此种办法机构简略靠得住。刚性好,使用较多。在双螺母间加垫片的情势可有业余生产厂依据用户请求事前调剂好预紧力,使历时装卸异常便利。
2、双螺母罗纹式预紧
利用一个螺母上的外罗纹,经由过程圆螺母调剂两个螺母的轴向位置完成预紧。
3、双螺母齿差式预紧
在两个螺母的凸缘上分离切出齿数差为1的齿轮,两个齿轮分离与两头响应的内齿圈相啮合,内齿圈用螺钉紧固在螺母座上。经由过程迁移转变此中一个螺母,使两螺母的互相位置产生变化,以调剂间隙和施加预紧力。
4、单螺母变导程自预紧
将螺母的内罗纹滚道在中部的一圈上产生一个导程突变量,从而使左右端的滚珠在装置后产生轴向错位完成预紧。
丝杆螺母副打消轴向间隙的目标:增加预紧削减反向时的空行程,呈现无反向死区,同时加强了传动刚度和传动精度。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滚珠丝杆的奥本马精密机械于2025/4/11 21:28:24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lianyungang.mf1288.com/szabmjx-2854914375.html